绿杨芳草长亭路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宋词
摘要

这是一首写离别相思的词。前半先叙清因别离而相思的事;后半则专写离情之痛苦、相思之无穷。

《木兰花•绿杨芳草长亭路》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写离别相思的词,被选入《宋词三百首》。此词写相思别怨。词中句句是对情人的柔婉哀怨,饱含着无限的爱意和思念。“绿杨”、“芳草”、“长亭”皆为离别景象。年少的情侣轻易地抛下情人远去。

楼头五更钟声惊破残梦,花底三月霪雨引发离愁。无情人自然不像多情人那样多愁善感,用衬托对比的手法强调“多情”者的痛苦。“一寸”相思,缱绻起千万缕愁绪。结尾再用一对比:天涯地角有穷尽而相思永无止期,以空间之有限来比相思之无垠,于白描中抒情。

原文

绿杨芳草长亭路①,年少抛人容易去②。楼头残梦五更钟③,花底离愁三月雨。无情不似多情苦,一寸还成千万缕④。天涯地角有穷时,只有相思无尽处。

①长亭路:送别的路。古代驿路上“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”(《白帖》)。

②年少抛人:人被年少所抛弃,言人由年少变为年老。

③五更钟、三月雨:都是指思念人的时候。

④一寸:指心。千万缕:指相思愁绪。

离别的路上已见杨柳青青、芳草萋萋。青春年华最容易抛人而去。好梦惊醒时,楼头正响起五更的钟声,三月的雨使花底落红点点,惹人离愁难禁。

无情人不会像多情人那样痛苦,我一寸心竟化作相思愁绪千丝万缕。天涯地角虽然遥远,也终有到头的时候,只有这相思呵,竟无穷无尽、无时无处不在。

这是一首写离别相思的词。前半先叙清因别离而相思的事;后半则专写离情之痛苦、相思之无穷。

“绿杨”二句的意思是明白的:当时送别你、彼此分手的“长亭路”上,如今“绿杨芳草”,春意已浓;然而春草年年绿,行人归不归呢?要知道时光不待人,“年少抛人容易去”啊!“年少”一词有两种用法乂一)指人,“年少”即年轻人;(二)指年龄,“年少”即青年时期,犹言青春。这里是后一种用法。但也曾有人误解为前一种用法,大概是因为前面说“长亭路”,后面接“抛人容易去”,遂以为离去之人是一位少年郎,他轻率地走了,于是就将全词理解为“妇人语”了。(见赵与时《宾退录》)其实,“年少抛人容易去”就是人生易老的意思,是别后伤春的话,与离去者是男是女并没有什么关系。“楼头”二句是说自己别后的思念,选择了两种最能引发离愁的时刻和场景,用由名词连缀而成的无谓语句式组成对仗,如同律诗的中二联。(《木兰花》词调共八句,用整齐的七言,颇似七律;所不同者,词凡单句都平起,有对无黏;押仄声韵,只三、七句不押。〉“楼头残梦”的梦,无疑是与意中人相会的好梦,因被“五更钟”惊破,故用“残”。唐诗曰:“打起黄莺儿,莫教枝上啼;啼时惊妾梦,不得到辽西。”此则离人怨恨五更钟矣。三月多风雨,花枝底下,必落红飘零,此正惹人愁思之时,如杜诗所谓“一片飞花减却春,风飘万点正愁人”也。黄蓼园曰:“‘楼头,二语,意致凄然,挈起‘多情苦,来。”(《蓼园词选》)也就是说,这两句开启了下片的抒情内容。

长亭中设下饯行的酒宴,席上唱起离别的歌。离人已被飞扬着芳香的尘土隔开,还不时地转过脸来看上几眼。送行人的坐骑在丛林间悲鸣,远去人所乘的船随波逐流地消下片在写法上与上片有明显的不同。首先所用的语言,由文变俗,都浅显明白;抒情也心口相应,直截了当。其次,四句三层意思,每一层都用两两比较的手法来表现“多情苦”这一主题。先说,“无情不似多情苦”,这可以说是一种相反情况的比较。“无情”本来是不好的,但因为不会有思念的烦恼,现在反而教词人羡慕。这一比强调了苦情的难以忍受。其次是“一寸还成千万缕”,这是一种自身不同现象的比较。心称“寸心”,看起来很小,似乎容不下多少东西,想不到现在竟弄出千丝万缕的思绪来。这一比表现了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心态。最后说:“天涯地角有穷时,只有相思无尽处。”这是相同情况的比较。“天涯地角”是广大遥远的空间;“相思”也是无边无际的,正有其相同之处。词人就用这两者来作比较,特抑彼(“有穷时”〉而扬此(“无尽处”〉,把相思之苦推到了极点。李攀龙赞此词曰:“春景春情,句句逼真,当压倒白玉楼矣。”(《草堂诗余隽》)白玉楼是天上仙境,相传楼成曾邀文章高手李贺前往作记。赞语自难免过誉,但说此词写离愁之苦情真意切,倒是实在的。

89zh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