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相思2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唐诗
摘要

这首诗歌与上一首并非同一时期的作品,虽都是诉述相思之苦,但第一首以秋声秋景起兴,时在秋;此诗以春花春风起兴,时在春。

《长相思·其二》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词之一,被选入《唐诗三百首》。这首诗与前一首诗,在《李太白诗集》中,一收卷三,一收卷六。所写时地迥异,格调也截然不同,实为风马牛不相及。

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,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,天各一方,各抒相思之苦,其实不然。这首诗也是诉述相思之苦,以春花春风起兴,写女思男。望月怀思,抚琴寄情,忆君怀君,悱恻缠绵。凄清怨苦,感人至深,真有“人比黄花瘦”之叹。诗用乐府古题,而在传统思妇之怨题材的描写上又有新意。

原文

日色欲尽花含烟,月明欲素愁不眠。

赵瑟①初停凤凰柱②,蜀琴欲奏鸳鸯弦③。

此曲有意无人传,愿随春风寄燕然。

忆君迢迢隔青天,昔日横波目,今作流泪泉。

不信妾断肠,归来看取明镜前。

注释

①赵瑟:相传古代赵国的人善弹瑟。瑟:弦乐器。

②凤凰柱:或是瑟柱上雕饰凤凰形状。

③蜀琴句:旧注谓蜀琴与司马相如琴挑故事有关。按:鲍照有“蜀琴抽白雪”句。白居易也有“蜀琴安膝上,《周易》在床头”句。李贺“吴丝蜀桐张高秋”,王琦注云:“蜀中桐木宜为乐器,故曰蜀桐。”蜀桐实即蜀琴。似古人诗中常以蜀琴喻佳琴,恐与司马相如、卓文君事无关。鸳鸯弦也只是为了强对凤凰柱。

翻译

夕阳西下暮色朦胧,花蕊笼罩轻烟,

月华如练,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。

柱上雕饰凤凰的赵瑟,我刚刚停奏,

心想再弹奏蜀琴,又怕触动鸳鸯弦。

这饱含情意的曲调,可惜无人传递,

但愿它随着春风,送到遥远的燕然。

忆情郎呵、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,

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,

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。

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,

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!

赏析

这首诗歌与上一首并非同一时期的作品,虽都是诉述相思之苦,但第一首以秋声秋景起兴,时在秋;此诗以春花春风起兴,时在春。这首诗写了一位因思念在外征戌的丈夫,面对着大好春光,却引起了无限春愁的女子。诗歌浅显易懂,音调和谐。第一、二句写景。“日色欲尽花含烟,月明如素愁不眠”,描绘了从黄昏到深夜,思妇辗转反侧不能成眠,轻烟笼罩的花树和皎洁如绢的月色,勾起她阵阵的相思之情。只两句,季节、时间、环境、情绪就全出来了。

三四句描写相思之苦的女子只好鼓瑟弹琴来排遣内心的寂寞和孤独。古代赵国的妇女善鼓瑟,故称赵瑟,蜀中有桐木宜作琴,相传司马相如曾奏蜀琴取悦卓文君。凤凰、鸳鸯都是雌雄相从,暗喻夫妇成双;鼓瑟弹琴也都隐喻妇女对丈夫的思念:而“初停”欲奏则隐含悲农之意。

五六句写将相思凭借春风寄送到燕然山。把满怀心事托与春风,希望春风能把因凤凰柱、鸳鸯弦带给她的那深切的别离之苦捎给远方的心上人,由此顺带出第七句“忆君迢迢隔青天”。

最后四句极有韵味,写出女子的一片痴情,将思夫的情感描绘得惟妙惟肖。“昔日横波目,今为流泪泉”两句想象奇特,以夸张手法写出女子思恋之深,旧日的那对顾盼灵秀、眼波如流的双目,如今却变成了泪水的源泉,可知二人分开之后,女子除了长夜无眠和深深叹息之外,竟是常常以泪洗面。末两句“不信妾肠断,归来看取明镜前”,使这个女子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了。

此篇整体看来短小精练,由景生情,情景交融,集描写、抒情、叙述于一体,处处真情流露,质朴自然。音韵协调,朗胡上口,文字浅显易懂但不落俗套。

李白(701~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东),关于李白出生地,众说纷纭,大致有两种说法。其一,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(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),李白约五岁时,其家迁居绵州昌隆(今四川江油)。其二,李白出生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江油县)的青莲乡。天宝初,入长安,贺知章一见,称为谪仙人,荐于唐玄宗,待诏翰林。后漫游江湖间,永王李璘聘为幕僚。璘起兵,事败,白坐流放夜郎(在今贵州省)。中途遇赦,至当涂依李阳冰,未几卒。是唐代著名诗人,有《李太白集》。李白所作词,宋人已有传说(如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上)。证以崔令钦《教坊记》及今所传敦煌卷子,唐开元年间已有词调。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,甚难断定。

89zhe